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常识 >> QampA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
QampA临床常见各种管道的护理
今天的这两篇文章均为微友在微社区中提到的问题,整理出来和大家分享。“管道护理”分两部份,今天是第一部份。感谢“大笑泯恩仇”、“胡妞妞,哈……”两位微友,祝你们工作快乐。大家工作快乐。
1、颈内静脉置管的护理及中心静脉压测定
1、妥善固定导管,做好标记。每4小时检查一次,避免导管移位。
2、避免导管扭曲、折叠、受压,告知病人翻身避免积存。
3、每天消毒静脉穿刺部位、更换敷料,视察、记录插管局部有没有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一旦产生,应及时拔出导管。
4、保持通畅,输液结束时,可用肝素稀释液封管,以防导管内血栓形成,长时间输液者每日用肝素稀释液冲管。
注意:
1、排尽管道内气体,避免气泡进入体内构成气拴。
2、体位改变,应重新测定零点(零点测定:将零点测量器放在床旁,指针对准患者右边腋中线第四肋间,然后根据这1高度调剂)。
3、静脉压丈量管道内不得输入血管活性药物。
4、注意保持管道通畅。每次测压后倒流入导管的血迹,应冲洗干净。
2、气管插管的护理:
1、病人的头部稍后仰,协助其每1~2小时转动变换头部位置,避免导管压迫咽喉部及头皮压伤。
2、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没有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3、选择适合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
4、保持导管通畅,及时吸出导管、口腔及鼻腔内的分泌物;定时雾化吸入,避免痰液粘稠不容易吸出。
5、保持口腔清洁,定时做好口腔护理,用3%双氧水和清水冲洗口腔,避免口腔溃疡。
6、气管套囊每隔3~4小时放气3~5分钟,避免套囊对气管粘膜的长时间压迫。放气前,吸净口腔和咽部的分泌物。放气后,套囊以上的分泌物可流入气管,应经导管吸出。重新充气时应避免压力太高。
7、若气道阻力大或导管过细、无效腔气量大,可将留在口腔外的太长导管剪掉。
8、拔除气管插管后,密切视察病人的反应,注意有没有会厌炎、喉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产生,并经鼻导管或开放式面罩给予吸氧,以防低氧血症。
3、气管切开的护理:
1、固定导管的纱带要松紧适当,以容纳1手指为好。
2、支持与呼吸机管道相连处的管道,以避免重力作用于导管,引发气管受压而造成气管粘膜坏死。
3、导管套囊适当充气,避免漏气或因压力太高而影响气管粘膜血液供应。
4、切口周围的纱布逐日2次定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常常检查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没有感染、湿疹等;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用凡士林纱布;若使用金属带套囊导管,其内套管逐日取出、消毒2次。
5、套囊充气放气同气管插管。
6、拔出气管导管后,及时清除窦道内分泌物,常常更换纱布,使窦道逐步愈合。
4、T管引流的护理:
主要目的:
①引流胆汁;胆总管切开后,可引发胆道水肿,胆汁排出受阻,胆总管内压力增高,胆汁外漏可引发胆汁性腹膜炎、隔下脓肿等并发症。
②引流残余结石:将胆囊管及胆囊内残余结石,尤其是泥沙样结石排出体外;术后亦可经T管溶石、造影等。
③支持胆道:避免术后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狭窄等。
1、妥善固定:术后除用缝线将T管固定于腹壁外,还运用胶布将其固定于腹壁皮肤。但不可以固定于床上,以防因翻身、活动、搬动时牵拉而脱出。对躁动不安的病人应由专人守护或适当加以束缚,避免将T管拔出。
2、保持有效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高度不能高于腋中线,站立或活动时应低于腹部切口,以防胆汁逆流引发感染。若引流带的位置太低,可使胆汁流出过量,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T管不可受压、扭曲、折叠,常常予以挤捏,保持引流通畅。若术后1周内发现阻塞,可用细硅胶灌插入管内行负压吸引。1周后,可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U低压冲洗。
3、视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彩、量和性状:正常逐日的胆汁分泌量为~ml,呈黄色或黄绿色,清凉无沉渣。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约为~ml,恢复饮食后,可增至逐日~ml,以后逐步减少至逐日ml左右。术后1~2天胆汁呈混浊的淡黄色,以后逐步加深、清亮,呈黄色。若胆汁突然减少乃至无胆汁流出,则可能有受压、扭曲、折叠、阻塞或脱出。应立即检查,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若引流量多,提示单到下端有阻塞的可能。
4、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长时间带T管者,应定期冲洗,每周更换无菌引流带。引流管周围皮肤逐日以0.5%碘伏消毒,管周垫无菌纱布,避免胆汁浸润皮肤引发发炎、红肿。行T管造影后,应立即接好引流管进行引流,以减少造影后的反应和激起感染。
5、拔管:一般在术后2周,病人无腹痛、发热、黄疸消弱,血象、血清黄疸指数正常,胆汁引流量减少至ml、清亮,胆管造影或胆道镜证实胆管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实验无不适时,可斟酌拔管。拔管前引流管开放2~3小时,使造影剂完全排出,拔除后残留窦道用凡士林纱布填塞,1~2日内可自行闭合。
5、脑室引流:
是经颅骨钻孔或椎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
1、部位:常选择半球额角或枕角进行穿刺。
2、目的:
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而至的颅内高压危机状态病人,如枕骨大孔疝。
②自引流管注入人造影剂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注入同位素行核素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定位;注入抗生素控制感染;
③脑室内手术后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脑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预防脑膜粘连和蛛膜粘连,以保持往后脑脊液正常循环及吸收功能;另外,引流术后初期还可以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
3、护理要点:
①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室后,立即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瓶(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瓶(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px,以保持正常的颅内压。
②引流速度及量:术后初期尤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量,可使颅内压突然下降,致使意外产生。因此,术后初期应适当将引流瓶(袋)挂高,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次放低。另外,因正常脑脊液逐日分泌~ml,故逐日引流量不超过ml为好;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电介质失衡。
③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应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应避免牵拉引流管。主张视察引流管是不是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上下波动多表明引流液通畅;若引流管内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缘由。可能的缘由有:a.颅内压力低于0.98~1.47kPa(10~pxH2O),证实的方法是将引流瓶下降再视察有没有脑脊液流出;b引流管放入脑室太长,在脑室内蟠曲成角,可提请医师对比X线片,将引流管缓慢向外抽出至有脑脊液流出,然后重新固定;c管口吸附于脑室壁,可将引流管轻轻旋转,使管口离开脑室壁;d若疑引流管被小凝血块活挫碎的脑组织阻塞,可在严格消毒管口后,用无菌注射器轻轻向外抽吸,切不可注入生理盐水冲洗,以避免管内阻塞物被冲至脑室系统狭窄处,引发往后脑脊液循环受阻。经上述处理后,仍无脑脊液流出,必要时换管。
④视察并记录脑脊液的色彩、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性脑脊液的色彩逐步加深,常提示有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内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太长有可能产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浑浊,呈毛玻璃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
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逐日定时更换引流瓶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避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全部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
⑥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步下降。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瓶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不是通畅,有否颅内压再次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瓶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避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内引发感染。拔管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也应告知医师妥善处理,以避免引发颅内感染。
6、颅内创腔引流:
颅内占位性病变,入颅内肿瘤手术切除后,在残留的创腔内放置引流物的称创腔引流。目的是引流手术残腔内的血性液体和气体,使残腔逐步闭合,减少局部积液或构成假性囊肿的机会。
1、位置:术后初期,创腔引流瓶位置放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高度与头部创腔保持一致,以保证创腔内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尤其是位于顶后枕部的创腔,术后48小时内,不可随便放低引流瓶,否则可因创腔内液体被引出致脑组织迅速移位,有可能撕破大脑上静脉,引发颅内血肿。另外,创腔内暂时积聚的液体可以稀释渗血,避免渗血构成血肿。创腔内压力升高时,血性液仍可自行流出。
2、速度:术后48小时后,可将引流瓶略放低,以其较快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使脑组织膨出,以减少局部残腔,避免局部积液造成颅内压升高。
3、量:若术后初期引流量多,应适当抬高引流瓶,引流放置3~4日,一旦血性脑脊液转清,即拔除引流管,以避免构成脑脊液漏。
7、硬脑膜下引流:
慢性硬脑膜下积液或硬脑膜下血肿,因已构成完全的包膜和液化,临床可采用颅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术后于包膜内放置引流管继续引流,以排空其内血性液或血凝块,以利于脑组织膨出,消灭死腔,必要时可冲洗。术后病人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患侧卧位,注意体位引流。引流管应低于创腔px。术后不使用强力脱水剂,亦不严格限制水份摄取,以避免颅压过低影响脑膨出。通常于术后第3日拔除引流管。
联系我们1.可以通过菜单—微服务—微社区,和大家一起讨论。2.可以给我们发邮箱,我们的邮箱是:icuhulizhijia
.
成都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最终实现打造一个以智慧家庭作为入口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