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常识 >> 胆囊切除后机体会发生哪些变化
大多数人认为胆囊是分泌胆汁的,切除了胆囊会对机体造成很大的影响,其实,胆汁并不是由胆囊分泌的,胆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一步的浓缩、临时储存,调节释放入消化道的胆汁量。在进食后,尤其是高脂饮食后,胆囊收缩,使已经浓缩的的胆汁进入十二指肠辅助脂肪消化。由此可见在胆囊切除后胆囊功能突然中断,进食后由于缺乏足够浓度的胆汁造成脂肪的消化吸收障碍,胆囊切除后胆汁不能被浓缩贮存,大量胆盐持续不断进入结肠后,促进肠蠕动,可导致腹泻。腹泻症状大多可在3个月后逐渐缓解,随着胆道的代偿扩张,可发挥部分胆囊的作用,暂时储存胆汁,使基础分泌的胆汁不直接入消化道,减轻对肠道刺激,从而增加内容物停留时间,减少排便次数。同时在进食后大量释放的胆汁促进消化,也增加消化功能减轻脂肪泻。
在胆囊切除手术之后,胆囊浓缩及储存胆汁的功能丧失,胆汁进入十二指肠,胆囊与胃幽门迷走神经反射弧受损害,会出现幽门闭缩功能失调症状,胆汁淤积在十二指肠部位,返流以后影响胃黏膜屏障和诱发胃运动不正常。大多数病人主诉中上腹持续性烧灼痛,服抑酸类药物后不能缓解,或反见增剧,少数病人也可表现为胸骨后痛,或胃部不消化感觉,甚至呕吐胆汁样素食。胆汁反流较腹胀、腹泻症状少见,持续时间相对更短。
胆囊切除术后如何避免或减轻这些症状的发生呢?
低脂饮食——控制症状
胆囊切除术式已经比较完善,能够避免因手术不当造成腹胀、腹泻、胆汁反流等并发症,但是这些症状多是由于胆囊功能缺失引起的,且胆管代偿功能尚未建立造成的,所以主要的还是术后康复期给以调节。由于主要体现在消化受影响,首要在饮食上加以干预,最大程度的减小并发症。胆汁的作用主要是辅助脂肪消化,缺少胆囊的临时存储、浓缩,是脂肪消化吸收异常,这就需要减少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严格限制食用油炸食品、动物的内脏、肥肉、蛋黄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饮食主要饮用富含高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的食物,例如瘦肉、水产品、豆制品、海鲜、水果蔬菜等,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用餐方式以少量多餐为主,禁忌暴饮暴食,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由于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容物反流,所以在控制术后并发症上都是一致的,强调注意饮食外,还要注意: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戒烟忌酒,以免使食管括约肌松弛。
?对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胆道会在3个月左右出现代偿性扩张,在胆囊切除术后的病人可以看到胆总管明显扩张呈胆囊状,可以调节胆汁的排放,起到胆囊存储胆汁的作用。只要术后强化健康知识普及,强化饮食调理,腹泻患者注重低脂、高蛋白和高热量,增加进餐次数,少食多餐,3个月后待机体代偿机制初步形成后便可提高脂肪比例,以无腹泻腹胀为准,逐渐恢复普通饮食,但保持低脂饮食,不可暴饮暴食,对远期的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几乎没有明显影响,甚至可以说由此控制了饮食,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持健康体质上要优于没有限制的人。
北京中科白疯癫医院北京中科白疯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