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8岁,患者于入院前5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餐后上腹部胀满感,伴有呃逆,无返酸,无恶心、呕吐,无消瘦,无黄疸,未予以进一步治疗。此后患者自觉腹胀不适逐渐加重且右上腹部出现疼痛,呈持续性胀痛,能忍受,无放射痛,伴有食欲下降,无发热,无寒战,无黄疸,无下肢肿胀,发病以来食欲欠佳,大小便尚可。阳性体征:上腹部膨隆饱满,右上腹部肋下可触及肝脏,肝区叩击痛(+),肠鸣音3-4次/分,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32×10^9/L,中性粒细胞5.07×10^9/L,中性比69.3%,血小板×10^9/L,CRP34mg/L。

超声所见:肝左叶囊实性占位。

CT显示肝内孤立低密度囊性肿块

患者术中腔镜探查见:左侧肝内叶巨大囊性肿物,约15*20*28cm,呈多囊性,胆囊位于囊肿右侧,挤压结肠及小肠,证实诊断:肝左内叶囊性占位。标本呈多个囊肿囊壁,囊壁较厚,囊肿内壁光滑,未见明显结节。

病理诊断

肝内胆管囊腺瘤是一种肝脏极少见的良性囊性肿瘤,容易发生癌变。起源和组织发生于异位形成胆囊的胚胎组织或迷走错构瘤样胆管,异位卵巢组织。肝内胆管囊腺瘤是临床上较为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瘤囊内95%为黏液,类似于胰腺和卵巢来源的黏液性囊腺瘤。胆管囊腺瘤多为肝内孤立性肿块,也可为多发,临床上以单发、多房性肿块常见。肿块有完整的包膜,与周围肝实质分界清楚。小囊之间为纤维组织分隔,囊内可见息肉或乳头状隆起。肿块与胆管相通者极少见网。肿块压迫胆管时可出现肝内胆管扩张。

由于肿瘤生长缓慢,一般到瘤体巨大时才有临床症状,可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有时症状不明显因其他检查而发现。肿瘤压迫胆管时出现黄疸。肿瘤指标(AFP、CEA、CA19-9和CA)一般均在正常范围,CA19-9可以升高。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部分可转变为恶性病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l/145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