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护理 >> 大咖云集,畅想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的未来2
年9月22日,“君实生物-消化道肿瘤卫星会”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学术周成功召开。会议邀请到医院樊嘉院士、医院徐瑞华教授、医院焦顺昌教授和张国庆教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峰教授、医院周俭教授等消化道肿瘤领域临床专家分享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免疫治疗最新进展。
樊嘉院士徐瑞华教授周俭教授焦顺昌教授王峰教授张国庆教授主席致辞:癌症防控任重而道远会议主席樊嘉院士、徐瑞华教授分别致辞。樊嘉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癌症防控是世界性难题,而消化道肿瘤更是严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恶性肿瘤。癌症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多学科临床医生通力合作与整个医疗行业共同探索。徐瑞华教授谈到,君实作为国内创新型的生物科技公司,近年来在创新药物研发的临床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尤其是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在黑色素瘤、鼻咽癌、消化道肿瘤等不同瘤种取得了突破进展。
食管癌篇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食管鳞癌的应用探讨张国庆教授谈到,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应用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多项研究提示,食管鳞癌一线标准治疗失败后,PD-1单药治疗较二线标准化疗延长总生存2-4个月,由此多个PD-1已经获批晚期鳞癌二线治疗的适应症,免疫治疗的地位已经确立。
不同PD-1单抗亦显现出疗效和安全性差异,其中兼具双重机制抗肿瘤的特瑞普利单抗在食管鳞癌的临床研究中已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初步疗效与安全性。目前多项特瑞普利单抗应用于食管癌的一线/辅助/新辅助研究正在开展,以CT5研究为例,该研究是一项单臂、开放性、多队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胃腺癌、食管鳞癌、鼻咽癌和头颈部鳞癌的Ib/II期研究。CT5研究显示,特瑞普利单抗单药用于食管鳞癌二线治疗客观有效率(ORR)为18.6%,疾病控制率(DCR)为47.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8个月,持续缓解时间(DOR)为11.2个月,大多数患者肿瘤病灶缩小,整体安全性耐受性好;CT5研究今年在ASCO上公布的数据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标准化疗用于食管鳞癌一线ORR66.7%,DCR91.7%,DOR6.8%,CT5研究提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对食管鳞癌疗效更好。
此外,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食管鳞癌的新辅助治疗也取得进展。焦顺昌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单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单臂临床试验入选本届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电子壁报,研究探索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替吉奥新辅助治疗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截至年4月24日共入组24例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其中18例已接受手术切除,病理学评估显示,9例达到主要病理缓解(MPR),3例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11例肿瘤病理退缩≥50%,83.3%患者降期。另外,新辅助治疗后12例患者吞咽困难症状获得显著改善。所有患者至数据截止日仍存活。多数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1级或2级。无治疗中断或剂量调整。所有手术患者均为R0切除。该研究提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局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新辅助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是一种颇有前景的方案。
讨论环节医院刘莺教授谈到,综合临床研究与临床实践来看,特瑞普利单抗在一线、新辅助等治疗中均有不错疗效,单药或联合治疗均有更好获益,还强调未来需通过筛选优势人群来达到免疫精准治疗。医院唐鹏教授同样也提到特瑞普利单抗在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优势及手术安全性未受到影响,并肯定了特瑞普利单抗在食管癌术前治疗的应用前景。医院朱向帜教授结合临床实际案例谈到了特瑞普利单抗的疗效与安全性,并建议未来应继续探索免疫抑制剂的预后预测指标。
胃癌篇中国人群胃癌免疫治疗的探索王峰教授谈到,胃癌不同阶段的免疫治疗研究在一、二、三线、辅助、新辅助治疗中均已分别开展。基于循证证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CSCO胃癌指南等均对PD-1单抗在胃癌治疗的适应症进行了推荐。其中,CT5研究发表在国际权威肿瘤杂志《肿瘤学年鉴》(AnnalsofOncology),并入选年胃癌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oakn.com//mjcczz/14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