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胆总管炎专科治疗医院 >> 胆总管炎病因 >> 微诊台患胆结石摘除胆囊一定要慎重
对胆囊功能认识不深,反复发作胆囊炎、胆结石、胆囊息肉时,往往将胆囊摘除。对此,我国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省中医药学会胆汁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医院院长高凤岩并不认可,“胆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切除后不仅因脏器缺失导致生理上的缺陷,极易引发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十二指肠液和胃液返流、增高胆总管结石发生率,以及易诱发结肠癌等隐患,因此切胆手术务须慎重!”
生活方式病导致了胆汁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胆结石的人也越来越多,同时,胆囊炎、胆固醇型息肉也随之增多。高凤岩教授结合30余年中西医结合工作经验及数万例患者影像资料研究,在国内外首次从病因学角度将这些常见胆道疾病命名为“胆汁病”。这些胆汁病正是由于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习惯不正常、食物结构不合理,同时因感染、精神压力等不良因素的长期刺激,引起胆道系统功能障碍,进而形成病理性胆汁。而病理性胆汁又会刺激胆囊内壁,致使囊壁毛糙增厚,弹性下降,进一步影响胆汁循环,造成胆汁过度浓稠、矿物质沉积,最终凝成泥沙和块状物,即人们所说的结石。
“管理”好结石有窍门高教授指出,在没有急性并发症的情况下,首先要考虑保守治疗。结石形成的根源是胆汁的病理性改变,不提高胆汁质量,即使没有了胆囊,结石还会在肝内外其他胆管部位“露头”。如何减少胆囊疾病的发病几率或是不发病?高凤岩在临床工作中发明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脚跟运动”和“拍背疗法”。前者的具体做法是双脚并拢,脚跟抬起,用力下蹲,重复20分钟,其原理是利用重力学作用,让结石回到胆囊的底部,安全地待在那里。如果病人卧床或腰膝关节不适合做“脚跟运动”,就要找一个人帮忙做“拍背疗法”,操作方法是并拢五指,指关节微曲呈空心状,对准病人右肩胛骨下的位置反复拍打,时间也是20分左右。经过这样的处置,结石就会沉底到胆囊下部了。这个运动最好晚上临睡前和清晨起床后各做1次,长期坚持会有好的效果。
高凤岩教授在会诊病情。
清淡饮食晚餐不要油腻高凤岩教授解释说,人的胆囊形状像“茄子”,上窄下宽,还有一个细的“茄子把儿”样子的管道,连接胆总管通往肠道。正常状态下,人在进食后胆囊收缩,把储存在里面的胆汁排挤到肠道中参与消化,而高胆固醇食物、油炸食品会增加胆囊的收缩力,若胆囊中有结石,便会因强大的收缩力被胆汁冲进纤细的胆管并极易嵌顿住,继而暴发急性胆囊炎、胆绞痛。高教授就此告诫胆囊结石病人,一定要牢记如下两点:一要饮食清淡,尤以晚餐为要;二要学会“管理”结石,也就是坚持“脚跟运动”、“拍背疗法”的常态化。很多人就是因晚餐油腻和不会“管理”结石而在深夜突发胆管梗阻,不得不急诊切掉胆囊,非常可惜。
胆囊息肉要坚持跟踪观察针对胆囊息肉能不能癌变?要不要手术?高凤岩教授通俗解释:胆囊息肉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肿瘤范围“长”出来的“肉”,需要开刀切除;另一种属于以胆固醇为主的胆汁内有形物附着胆壁上形成的。如果一段时间没有明显增大,也未见其它病变,可初步诊断为胆固醇息肉。高教授强调说,胆固醇息肉不是真肿瘤,所有不会恶变。但要注意的是,应按照胆汁病诊治方案系统地调整胆汁内环境、恢复胆囊的功能、改善胆汁质量,让正常的胆汁代谢,遏制胆固醇息肉缓慢生长。
公益:胆结石义诊筛查
本周起,新晚报与哈医院联合推出胆结石义诊筛查公益活动。由于医疗计划已排满,此次义诊只征集30名患者,免挂专家号,由高凤岩教授进行胆结石义诊,提供科学的中医治疗方法和建议。如果你对自己患有胆结石存疑虑,赶快报名吧。